作者:admin 發布時間:2023-02-13 瀏覽次數 :366
1、環衛公廁開放時間內應有專人負責管理,并且管理人員隨時在崗;廁所內無異味。
2、環衛公廁內墻、外墻、屋面及責任區域內整潔衛生,無雜物堆積,墻面整潔無污損、無銹蝕滲漏,無亂涂畫、無小廣告,門窗、窗柵、玻璃完好無破損,內、外立面應每周清潔和維護一次,出現問題應在3日內整改完成,并有記錄。內、外立面損毀嚴重的,應在3日內制定整改方案,并在15日內整改完成,費用由成交供應商負責。及時關注公廁水、電費使用情況,不能出現因欠費發生影響群眾如廁的現象發生(水費、電費由成交供應商承擔)。
3、環衛公廁外3米范圍內,環境整潔,無衛生死角,實際管護范圍內無垃圾、糞便、污水、枯枝、雜草、廢土以及亂堆雜物現象。
4、環衛公廁所入口處道路、臺階無積水、積雪、結冰等現象,無障礙通道暢通,坡道扶手干凈無積灰。
5、化糞池或儲糞池蓋密閉,無污物滿溢,周圍無糞便、積水、蚊蠅、雜草、垃圾。
6、環衛公廁的標識標牌完好、規范、齊全、醒目、清晰,標識標牌出現損壞、掉字等情況時,應在2日內整改完成。
7、環衛公廁應有專人負責管理,專人專職負責清掃保潔,每日6:00-22:00有專人負責清掃保潔;環衛公廁隨時清掃保潔,周末、節假日保潔頻次應不低于每小時一次,平時保潔頻次應不低于2小時一次,人流量較大區域的環衛公廁保潔頻次應不低于1小時一次。環衛公廁內無異味,應定期做好消殺和除臭工作,除臭頻次與保潔頻次一致,消殺按相關規范要求執行,并有記錄。
8、每周對環衛公廁排水管道、化糞池、排溢口進行清理,確保公共廁所排水正常暢通,發生堵塞時,應立即安排疏通,應在2日內恢復暢通。
9、每周對環衛公廁設施、設備進行維修保養,并作好記錄,確保給排水、照明、衛生潔具、洗手器具、鏡子、掛衣鉤、標識、窨井蓋、供電線路等使用完好,無安全隱患,對損壞的設施設備應在1日內進行維修和更換。
10、廁所內地面光潔干凈,無積水、煙頭、紙屑、痰跡和其他雜物,墻面、天花板、門窗、隔斷板潔凈無灰塵,無污跡、蛛網、破損,亂涂亂畫,無小廣告。
11、衛生潔具、沖水設施清潔、無污損、滲漏、積灰、污物,大小便器內無積存物、無糞便痕跡、無積尿積水,管道通暢、無堵塞。
12、盥洗室或洗手臺設施、設備完好,無積水、雜物、紙屑、煙頭、茶葉渣,水龍頭使用正常、無滴漏現象,排水管道無滲漏現象。
13、第三衛生間、無障礙專用廁所或廁位內設施、設備齊全、完好,使用功能正常,整潔干凈,地面無積水。
14、環衛公廁管理間及工具間干凈清潔,物品擺放整齊有序,無雜物、無閑雜人員,未挪作他用。
15、設施及維護工作要求:
①屋頂、墻壁、門、窗、紗、油漆涂飾位置、地面蹲臺、便器、座圈、蓋板、隔斷板及門、管理間、鏡子、水龍頭、洗手(盆)池、墩布池、掛衣鉤、標識燈具、通風除臭設備等各種設施、設備齊全完好,保證使用;
②設置統一中英文標識的指示牌、引導牌,公廁保潔人員服務規范、使用人員行為規范、公廁管理單位的監督電話、公廁的開放時間等內容公示。公廁開放時間應與場所開放時間同步,有條件的可適當延長;
③公廁因主體結構損壞或管道堵塞等原因停止使用時,應公示停用期限,并指明就近衛生間位置的臨時性措施解決群眾如廁;
④維修人員接到報修報告后,應及時維修,保證公廁的正常使用。遇水、電等急迫性報修時,應半小時之內到達現場進行搶修。供水、供電、漏水、堵塞等小修項目,應立即進行修復,搶修工程難度較大的需在12 小時內修復完成;公廁內外設置的標識破損及掛衣鉤應立即進行修復,搶修工程難度較大的需在12 小時內修復完成;大便池、小便池及門窗、頂棚、地面、墻壁、隔斷板等設施損壞,應立即進行修復或更換,搶修工程難度較大的需在24 小時內修復或更換完成。刻畫、油漆涂飾等破損應立即進行修復,搶修工程難度較大的需在24小時內修復完成,修復后應與原體色澤一致,與整體協調。修復工作超過24 小時的,需公示維修期限,并做好如廁引導工作。